卖不动的手机 借“双11”回春

2022-11-09 07:08:37 金陵晚报 

手机品牌借势“双11”回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摄

市场遇冷、增长受限,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双11”无疑是行业破冰的最佳时机。

知名手机品牌不仅加入战局,推出的优惠活动更是被指“杀疯”了。苹果新款手机发售不久就迎来“破发价”,最高降幅近千元,这在以往难以想象;某安卓新机以“骨折价”甩卖,直降千元,定位高端的折叠机亦难逃促销命运。

这个“双11”,手机厂商已“杀疯”

昨日,记者走访了多家手机品牌在南京的专卖店,店中“双11”的促销氛围浓厚,“11亿科技焕新补贴,线上线下同时钜惠”“‘双11’智慧享好礼”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现在就是全年最低价了。”华为工作人员透露,目前门店里千元机也有一两百元的优惠,高端折叠机的优惠幅度更是高达800元。

小米的促销力度同样超乎寻常。一台建议零售价为3999元的手机,“双11”期间直降600元,部分机型除了降价,还有限量赠品可送。此外,OPPO、vivo等多款机型也都大幅降价,促销幅度为200-800元。

相比而言,手机线上营销更显“疯狂”,厂商自身降价可观叠加电商平台补贴、红包等,最终的促销力度可谓“惊天动地”。某国产品牌今年7月发行的一款新机,首发价为4499元,此次“双11”被打了个“骨折”,价格跳水1300元。苹果也难袖手旁观。在发布不足两个月后,iPhone14系列新品手机相继迎来“破发价”。在淘宝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iPhone14标准版128G首次优惠550元,为5449元。在另两家电商平台,领完券和补贴后,同款手机售价分别为5398元、5000元出头。而降价幅度最大的当属iPhone14 Plus,在全网平台中,其降价幅度甚至超过千元。据了解,苹果新品如此大幅降价促销还属首次,往年同样的降价幅度基本要等到次年6月。

南京手机发烧友杨晨告诉记者,他一直关注的某款手机8月中旬发售,这款手机搭载骁龙8+旗舰处理器,定价2999元已是行业最低价,没想到“双11”再降500元,“厂商已经‘杀疯’了!”

“战报”频传,手机销量短暂“回春”

手机厂商“双11”疯狂促销,意在提振惨淡销量。

市场调研机构IDC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13万部,同比下降11.9%。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已经出现“三连跌”,创造了自2014年以来的最差销售纪录。在此情况下,今年“双11”对手机厂商扭转困局意义重大。为了吸引消费者换机,大家不得不集体开启“性价比”模式。从昨日记者走访情况来看,手机厂商降价促销对销量拉动明显。相较往常,各手机门店的人流量明显增加,部分品牌收银台前挤满了人。

相关“战报”也印证了手机行业正短暂“回春”,某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显示,“双11”启动后,Apple、小米、华为、荣耀品牌手机成交额1秒破亿元,OPPO、vivo、三星、一加、摩托罗拉、魅族品牌手机成交额10分钟同比增长100%。

记者接触的某国产手机品牌内部人士透露,借助“6·18”公司今年年中也成功清理了一批库存,结合下半年“双11”以及海外促销活动,预计公司手机下半年出货量会比今年上半年表现得好。不容忽视的是,考虑手机厂商大促投入水涨船高、芯片成本维持上涨等因素,“双11”期间很多厂商极有可能“赔本赚吆喝”,直接拉低利润率。

“可换可不换”,更多市民选择“再等等”

事实上,手机厂商的每一波疯狂促销,都会催生一批“等等族”。

杨晨直言,毕竟谁也不希望看到自己大几千买来的旗舰机,半年后就直接降价一两千清仓。当手机“可换可不换”时,身边很多人也习惯“再等等”。就他加入的“买手机是件大事”豆瓣小组而言,组员已经超过10万人,即便“双11”价格促销震天响,组员们仍在提醒“理性消费”,除了价格,同样考虑性能、技术等因素。

从最新的调查也可以看出,手机性能差、体验不好、丢失或损坏、不能适应新技术等“不换不行”的硬性因素,是受访者换手机的最大原因。同时,分别有18%和17%的受访者,会因为新手机性能提升、有颠覆性创新的原因换手机,还有5%会因为新手机的高颜值而心动。

不过,随着手机行业进入了渐进式创新阶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感觉到,整个行业已经步入技术发展的“瓶颈期”,手机新机型的新意和亮点越来越少。这也让大家对新手机的期待度大幅降低,换机周期越来越长。

记者注意到,多家国产手机品牌一边借势降价清库存,一边也放风在高端机、新技术上加速布局,尽量研发或抢发有颠覆性的新功能,以此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局面。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