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上线半年交易额突破28亿

2022-12-26 10:12:02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2月26日电 位于川西南的宜宾市立足本地优势产业,通过政企合作大力塑造数字经济新动能,打造超级链式产业生态圈,有效推动当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架产品超过万余款,有效注册用户数超18万人,直接带动就业万余人……上线仅半年的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已经实现网络交易额28亿元,入驻企业达一千多家。

在产融协同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由京东零售云、宜发展集团·汇海科技公司牵头,京东集团和宜发展集团共建的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凭借着亮眼的表现,得到多方重点关注。

近日,中国信通院启动撰写《产融合作平台推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也成为政企合作的优秀实践案例。京东零售云总裁李焕民认为,宜宾模式为全国首创,条件成熟将在其他地方得到复制。

产融平台全国首创 宜宾打造超级链式产业生态圈

2021年4月,“机遇·发展――汇聚三江”2021知名企业及商协会投资宜宾推介会暨项目合作签署仪式在宜宾举行,京东集团与宜宾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京东零售云做具体落地承接。

经过一年建设,2022年4月30日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正式上线。

李焕民指出,当初双方在探讨合作时,提出了产业发展要跟金融结合,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利企业”为三角支撑,打造政企合作超级链式产业生态圈,这是一个由政府牵头、企业来主导的创新模式。

该平台面向国内国际大市场,把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宜宾产”和“宜宾造”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走出去;通过产融平台“汇万物、链全球”;同时,按照“互联网+商贸+物流+金融”的创新模式,助力宜宾建设区域经济中心。

宜宾当地特产商家购三江负责人李柏林说:“入驻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B2C端‘海狸拾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交易额和订单量增加了,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真的是雪中送炭。”

“在产融协同平台上线的商家既有中小微企业,也有龙头企业。产融平台承接了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责,目前通过‘宜人宜礼’的区域公共品牌,提供五免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商家的产品上行。”京东零售云业务高级总监徐永东介绍。

新型实体企业赋能 推进川南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宜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章欣指出,宜宾传统产业链是酒、竹、茶——其中五粮液(000858)是国内白酒龙头。

“近年来,城市加快建设全球一流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全世界每3台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里,至少有一颗动力电池在宜宾生产,这是继白酒之后,宜宾第二个千亿产业。”他说。

章欣表示,初期立足于“宜宾产”“宜宾造”来打造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其中“宜宾产”是指传统产业、农特产品以及乡村振兴领域,“宜宾造”是以工业消费品为主的产业集群。下一阶段是立足于“汇万物,链全球”。

宜宾燃面,是宜宾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名小吃,因口味、口感和保存等问题一直以来难以走向更为广阔的全国市场。通过“宜人宜礼”品牌打造,在京东方便食品类排行榜上不断自我超越,宜宾燃面有望做成产值上亿元产业。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认为,通过产融平台将高效流转产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成为宜宾未来发展的一个全新助推力量,为西部经济腾飞贡献更多力量。

通过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建设,宜宾率先响应作为京东技术输出、市场下沉的承接地和东盟市场开拓的桥头堡,锚定成渝双城经济圈南翼、辐射川渝滇黔、面向东盟,将“宜宾产”“宜宾造”推向国内甚至更远的国际市场。

政企合作下的宜宾模式 助更多区域产业数实融合

京东与宜宾市合作的产融平台,有诸多创新之处,为探索政企合作、数实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等做出更多更好的有益实践。

徐永东指出,宜宾产融平台,躬身进入到产业链的每个关键环节,打通要素流通堵点,提升产业要素生产率。真正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等“四流”沉淀到本地,通过产业数字化提供金融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宜宾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创新案例。

李焕民认为,宜宾模式要在其他城市快速复制,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比如城市要有一定特色产业基础;政府对于产融协同发展的理念要有比较深的认知;最好在当地有一个财力比较雄厚、数智化理念比较先进的国资或平台公司来运营落地。

“明年将以产融平台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各自的优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宜宾模式’,作为产业带数字化的产融协同发展行业标杆,向其他产融试点城市,和产业基础比较好的区域进行渗透,把京东零售云整体的技术、运营,包括沉淀下来的方法论进行复制推广。”李焕民说。

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京东,希望将自身供应链能力、数字技术能力、实体场景运营能力等多方位能力,通过产融平台这一标杆案例,最大程度对外进行开放,帮助更多区域产业实现数实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国家产业带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