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   微博   新闻   个人门户  search2
新互联网大战系列专题之一新移动新技术新机遇
2

引言:2007年的6月29日,星期五,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一天,苹果在这天推出了首款名为iPhone的消费级手机产品,凭借创新的App Store模式,iPhone最先将移动互联的生活体验带入寻常百姓家,而移动互联网的全新体验也在几年之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了全世界!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载体,移动互联网给众多传统或新兴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一场移动式的革命蓄势待发……



伏笔——短信时代

短信以其火爆的商业前景,在2001年挽救了低迷的互联网应用市场,无数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利用短信途径淘金,同时一场移动互联网的变革也在那个时候埋下伏笔!

兴盛——移动应用时代

如果说短信时代的崛起拯救了互联网应用低迷的颓势,那么2007年App Store的移动应用模式则真正让移动互联网走向兴盛!

1994年,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
2000年,全球互联网进入网络泡沫时代。
2001年,移动互联网初期,迎来短信时代。
2003年,国内运营商纷纷推出彩信。
2004年,运营商彩信网升级,彩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05年,短信迎来低谷,WAP、彩信、无线游戏、手机流媒体崛起。
2006年,手机浏览器迎来激烈竞争的年代。
2007年,iPhone智能手机及App Store模式的诞生让全球真正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
2008年至今,移动互联网迎来飞速发展……

引领新通信时代
3G技术

    3G即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更多]

国内影响力

    几年前当移动TD品牌G3与联通WCDMA品牌“沃”在中国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3G概念第一次进入了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国用户刚开始使用3G网络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完全使用到它带来的便利和体验,但是当海量的网络视频及图片信息涌入智能手机终端的时候,3G成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真正的基石。[更多]

Web2.0技术变革
Web 2.0时代

    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Web2.0模式下的互联网应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用户分享、信息聚合、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开放的平台。[更多]

国内影响力

    Web2.0概念诞生在2001年互联网企业泡沫最疯狂的年代。初期很多人称其是行销炒作,但随着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 、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开始在互联网上盛行的时候没有人能够质疑他的出色优秀。在传统互联网领域AJAX为Web2.0的实现提供了优秀的方向,而HTML5概念的盛行让Web2.0能够在移动互联网中拥有更便捷的布局及体验。web2.0将在移动互联网的载体上迎来全新的升华。[更多]

ARM芯片复兴
ARM芯片

    ARM框架是一种高性能、廉价、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框架。ARM 公司本身并不靠自有的设计来制造或出售CPU ,而是将处理器架构授权给有兴趣的厂家。其合作伙伴包括Intel、IBM、LG半导体、NEC、SONY、飞利浦等大型半导体芯片厂商。[更多]

国内影响力

    随着移动产业的增长手机出货量的提高,ARM处理器已经占领了全球手机市场。据06年的数据显示,全球ARM芯片出货量为20亿片,2010年,ARM合作伙伴的出货量达到了60亿。目前国内的智能手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ARM的芯片,比如NviDIA的Tagra(智能手机及平板芯片),A5(iPad 2芯片)目前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移动产品多数使用的是ARM框架芯片,可以说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移动终端的发展,同时ARM芯片的崛起将给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好的性能和体验。[更多]

通信技术前瞻
4G前景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更多]

国内影响力

    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在4G发展道路上LTE和WiMAX均拥有自己的优势,但是据IBM数据统计,67%运营商正考虑使用LTE。在移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也迎来了自有的4G标准TD-LTE-Advanced,并且得到了全球的广泛认可,中国4G网络的未来其实并不遥远。[更多]

iPhone引领移动潮流

     在诺基亚的塞班手机统领全球的时候,在三星的Anycall还在呼风唤雨的时候,在黑莓还在固步自封的时候,2007年6月29日,乔布斯和他的智能手机iPhone第一次亮相在大众的面前,iPhone在发布之初并没有引起媒体和大众的注意,但是苹果几个月后上线的App Store真正让人们领略到移动以及智能手机的魅力,从此苹果开始改变世界。[更多]

 

Google智能移动始于G1

     谁曾想到风雨飘摇的苹果仅仅在1年之内奋发崛起,2008年这是微软头疼的一年Windows Moble设备逐渐被苹果的iPhone打压而最终面临绝境,同样2008年也是Google崛起的一年,低调中庸的Google在2008年10月22日颠覆性发布了第一台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G1,Google与苹果从此开战也拉开了真正的智能移动时代。[更多]

 

上网本昙花一现 超薄笔记本崛起

   个人笔记本电脑的问世开启了移动生活的序幕,同时笔记本电脑市场也面临着细分和竞争,华硕的Eee PC上网本将便携的网络生活带给了大众而暂时赢得了市场的先机,然而随着超薄高性能笔记本苹果Macbook Air的问世,超薄笔记本成为一个潮流发展方向。PC与Mac的超薄竞争促使英特尔推出了Ultrabook制式,而上网本逐渐走向末路。[更多]

 

苹果iPad——平板电脑崛起

    就在微软展示自己的平板电脑概念的时候,就在微软宣布解散平板项目组的时候,2010年1月27日苹果CEO乔布斯拖着病后孱弱身体第一次术后亮相苹果发布会,并宣布苹果iPad平板电脑发布——感动、惊喜、振奋,苹果再次改变了世界。由于苹果iPad平板电脑强劲发展势头,其竞争对手也开始迅速布局平板市场,而全球也迎来了各种平板电脑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最为出色的追随者是三星,其Galaxy系列平板也被公认为iPad以外最出色的平板。[更多]

明星移动产品-iPhone 4

    站在北京的公交车站、地铁站、写字楼下以及各种商务会议的会场——你会惊奇的发现苹果iPhone 4就在你的身边。[更多]

明星移动产品-HTC Desire

   唯一能和iPhone 4并称“满街跑”的智能手机也就是HTC Desire的G7了,宽大的屏幕适中的触摸体验、适中的价格是G7胜出的关键。[更多]

明星移动产品-iPad

   苹果iPad平板电脑最大的优点是良好的触摸体验以及海量的各类应用,超薄的设计以及超长的续航也是其制胜关键。[更多]

明星移动产品-Galaxy Tab

   在平板电脑的制造商中三星是唯一在苹果之后巨额跟进的公司,而其Android平板电脑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和用户的好评。[更多]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模式百花齐放

     如同互联网对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影响一样,移动互联网对于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也是全新的,这种改变是颠覆性的,也将影响广泛,尤其在商业领域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移动互联网孕育了众多的全新的运营模式及便捷体验。

生活新体验

     也许你并不知道什么是LBS,不知道什么是SoLoMo,但是这些模式已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拥有了广泛的影响力。地理位置的分享、手机支付购物、手机微博实时了解及分享这些便捷的移动功能其实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模式的产物。

商业新机遇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为很多公司创造了机遇,传统互联网公司开始布局自己的移动平台内容,创业者及开发者也逐渐在新移动模式的指引之下展开自己的淘金梦想。

移动浏览器新模式

    浏览器是各大互联网企业争夺的热门产品,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移动浏览器推向了商业争夺战的前沿…[详细]

LBS地理位置服务新机遇

    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详细]

SoLoMo模式将成趋势

    即社交+本地化+移动,从Facebook到人人网这样的"So"已经无处不在;而"Lo"则代表着以LBS为基础的各种定位和签到…[详细]

移动互联网领域平台竞争日趋激烈

     在传统互联网及IT领域称雄的巨头面临全新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纷纷展开布局,这就为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化埋下了伏笔。

移动终端应用领域

     在手机应用领域苹果的App Store和Google的Android Market成为了两大鲜明的平台阵营,在平台之上除了各大传统互联网公司拥有应用布局,更多的是前来淘金的中小开发者及公司,大平台为移动互联网创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详细]

SNS社区领域及微博领域

     在社区领域移动互联网平台阵营在国外有Facebook,国内有人人网等传统互联网公司,这些传统的SNS社区在移动社区领域也拥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在国内微博领域新浪与腾讯水火不容,尽管两个微博平台并不利于用户使用,但是竞争从侧面促进了整个微博平台的发展…[详细]

移动互联网平台化带来的机遇

    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海量的手机应用,带来了便捷的信息浏览,这些资源为移动互联网平台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拥有资源及渠道的厂商可以聚合众多的优秀资源而成为平台,平台不仅为开发者和平台企业提供了收益,同时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详细]

移动互联网平台化面临细分

    由于移动互联网平台化缺少产品粘度,所以目前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出现了平台细分的趋势。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移动游戏平台、电子商务应用平台…… [详细]

植物大战僵尸
植物大战僵尸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水果忍者
水果忍者
切绳子
切绳子
Facebook
Facebook
街旁网
街旁网(中国)
Twitter
Twitter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QQ
QQ
UC浏览器
UC浏览器
支付宝
支付宝
淘宝
淘宝

移动互联网面临行业细分
移动互联网领域蓬勃发展

  移动互联网仅仅是一个载体,但移动互联网产生的行业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它对各行各业拥有广泛的影响。网络媒体在移动领域开始拥有了自己全新的产品,比如新浪推出手机微博;电子商务在移动领域积极布局移动购物应用;移动支付行业在运营商、银联以及三方支付厂商的共同推动下,也进入了成熟的商用。

移动应用平台
移动应用平台
移动新媒体
移动新媒体
移动社区
移动社区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
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应用游戏
移动应用游戏
移动浏览器
移动浏览器
传统互联网企业布局移动
传统互联网企业布局移动

CopyRight © 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